财信经济评论 | 科创板开启新时代,市场等待新方向
今日(7月22日),科创板鸣锣开市,首批25只科创板股票正式挂牌交易,中国资本市场迎来全球瞩目的时刻。
全文共2148字,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
文|财富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罗琨
编辑 | 李心怡
市场静待科创开市历史性时刻。在6月底中美贸易重回谈判桌以后,市场的主要矛盾已经聚焦到国内的一系列问题上来。在这种较为矛盾的市场情绪中,上周板块轮动加快,仅有涨价概念得到追捧,如贵金属板块受到金、银价格上涨而有明显的涨幅,以及非洲猪瘟持续发酵而带动农业板块上涨。上周(7.15-7.19)股指低开,上证综指下跌0.22%,收报2924.2点,深证成指上涨0.16%,收报9228.5点,中小板指下跌0.01%,创业板指上涨1.57%。
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7月20日推出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。内容涉及银行间债券市场、商业银行、银行理财子公司、保险公司、证券公司、基金管理公司、期货公司、保险资管公司、养老金管理公司、货币经纪公司的开放和外资准入门槛等多项重大举措。2019年,由于中美贸易摩擦、经济增长承压,以及外国投资者对于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担忧,主要外资流入通道北上资金净流入速度在4月以来有所放缓。此次“新十一条”将改革开放的步伐明确,释放出强烈的开放信号,将显著改善海外投资者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忧虑。
2019Q2整体基金仓位有所下降:以股票型基金、混合型基金基金为整体口径,整体仓位水平为72.99%,较2019Q1略有所上升0.03个百分点。从主动型基金仓位配置情况来看,仓位均有所下降,其中普通型股票基金仓位达到81.53%(环比下降0.29个百分点),平衡型股票基金仓位下降最多,从上季度60.47%下降至57.42%。目前来看,普通型基金处于2016年以来的仓位高峰。从基金行业持仓比例来看:食品饮料仓位达到18.27%,环比上期提升3.83个百分点,医药生物(13.26%)、非银金融(7.63%)、电子(6.88%),而钢铁(0.1%)、建筑装饰(0.34%)、采掘(0.34%)、纺织服装(0.39%)整体仓位比例较低。从基金持股占比角度来看,综合、家电、休闲服务、商业贸易、食品饮料基金持股占比总市值比例排列靠前,均具有较强的消费属性,也能够说明的确第二季度存在一定的抱团白马蓝筹、大消费股的情况。
市场存在较多争论,震荡中迎来科创板开市历史性时刻。市场近期存在较多争论:对于科创板是否有较强的抽水作用、白马蓝筹是否估值偏高、国内货币政策到底是否会跟随美联储降息,以及创业板业绩好转是否可持续均存在较多争议。可以看到,在6月底中美贸易重回谈判桌以后,市场的主要矛盾已经聚焦到国内的一系列问题上来。对于这几个问题,我们认为:
一、科创板抽水作用短期可控,长期无忧。科创板对于现有市场板块短期来看是存在一定抽水作用,但并不影响大局,由于第一周科创板不设涨跌幅限制,第一批25只公司发行规模大约在300亿左右,若按照整体市值涨幅50%,第一天换手率80%计算,首日极限成交额估计约在350-400亿之间,对于目前市场成交额3500-4000亿左右区间计算,影响相对可控。此外由于具有投资者门槛50万的规模限制,以及以机构投资者为交易主体的交易者结构,决定了相对成熟的投资者对于科创板的跟风炒作将相对理性。短期科创板的热度可能一定程度对A股有抽水作用,但影响仅停留在脉冲式的影响,而且相反,若A股由于流动性的影响出现波动,对于核心资产、优质资产是较好的布局时机。
二、白马蓝筹目前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估值溢价。从基金第二季度的持仓规模来看食品饮料、家用电器为代表的白马蓝筹集中营行业仓位相对较高,但我们要看到,从2016年以来市场风格的转变持续将近3年多,背后的根本逻辑是在海外资金加大A股配置力度的背景下,投资风格的向全球成熟风格的转变,稳定可持续ROE、健康的公司治理、健康的现金流企业成为了配置的首选,而这些正是决定了A股白马蓝筹跑赢市场的根本原因,不可否认短时期看上去存在一定的估值溢价,但这是因为白马蓝筹作为A股的核心资产所享受的“心安理得”的估值溢价。正如巴菲特所说“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”,投资者无需过度纠结是否市场会面临风格转变,只需要关注所持有的标的业绩是否可持续。
三、应适当降低央行全面放水的预期。回顾国内2018年下半年逆周期政策的实施节奏,经济政策表现出了较强的定力和容忍度,监管层反复强调绝不“大水漫灌”。而目前市场期待度较大的是,央行能否跟随美联储降息。面对华尔街强烈的降息预期,美联储往往会顾及其预期;但国内的货币宽松的政策目标往往和市场并无太大关系。我们可以认为美联储降息后为我们的货币宽松打开了空间,但市场不能提前把预期打的太满。而这也是降息预期造成美股早已不断新高,而A股犹豫不决的核心原因。在这种背景下,保持一定的耐心,静观其变可能是更好的策略。
四、中报业绩预计喜忧参半,应客观看待创业板的业绩改善,更多关注业绩的硬核。整体来看,我们判断中报以及下半年将呈现几个确定性的改变:(1)二季度整体盈利情况在好转,创业板二季度虽然依然略有下滑,但从去年第四季度大幅度下滑以来,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业绩增速边际改善。(2)以市值来界定企业规模、地位情况下,A股业绩呈现两极分化、强者恒强格局。创业板大市值企业业绩增速明显由于小市值企业,预计主板、中小板也大概率出现同样的情况。(3)由于去年大规模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情况,下半年业绩增速数据可能会更好看,但在业绩公布后,更应关注剔除资产减值损失后的真实内生业绩增速。
配置建议上,当前正值中报披露季节,结合科创板即将推出,建议适当加大对具备自主可控属性的成长板块的配置(5G通信、半导体、国产软件、高端装备),海外配置资金青睐的中国核心资产(食品饮料、零售、大金融),以及受益于科创板推出的头部券商标的。
----END----
风险提示: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报告所载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。
如需转载,请注明来源。